文章详情

2025AI创新»艾尔登法环丨场景生成技术及其性能比较分析
2025AI创新»艾尔登法环丨场景生成技术及其性能比较分析

2025AI突破»艾尔登法环丨场景生成技术,性能对比评测 当《艾尔登法环:幽影之地》(以下简称《幽影之地》)的实机演示

更新:

2025-05-10 05:25:21

2025AI突破»艾尔登法环丨场景生成技术,性能对比评测

当《艾尔登法环:幽影之地》(以下简称《幽影之地》)的实机演示视频在2025年游戏开发者大会上首曝时,全场观众的反应只能用“炸锅”来形容,倒不是因为宫崎英高又设计了什么反人类的BOSS战,而是因为FromSoftware首次公开的AI动态场景生成技术——这项被玩家戏称为“给开放世界装上AI大脑”的黑科技,彻底颠覆了传统3A游戏的开发逻辑,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,这项技术到底牛在哪?它和市面上的其他AI场景生成方案有啥区别?以及……它真的能让手机流畅运行“老头环”吗?

AI场景生成≠随机地图?《幽影之地》的技术底层逻辑

先说结论:传统AI生成场景≈用乐高积木拼房子,而《幽影之地》的AI≈直接给你造了个乐高城市。

过去几年,不少游戏都尝试过用AI辅助生成场景,无人深空》的 procedural generation(程序化生成)技术,能通过算法生成1844京亿颗星球,但实际玩起来……你懂的,大部分星球长得像被熊孩子打翻的调色盘,再比如《博德之门3》用AI辅助设计地下城,但最终布局还是得靠人工调校,这些技术的共性是:AI只是工具人,负责填充细节,核心框架还得靠人类设计师

而《幽影之地》的AI场景生成系统(内部代号“EldenTree”)则完全反了过来,根据FromSoftware技术总监在GDC演讲中的爆料,这套系统基于2025年最新研发的神经辐射场(NeRF)技术,能通过学习海量真实场景数据,直接生成“有逻辑”的开放世界。

举个例子:传统AI生成一片森林,可能只是随机摆几棵树、加点灌木丛,但EldenTree会先分析真实森林的生态规律——比如松树喜欢长在山坡阳面,桦树更耐阴,蘑菇只出现在潮湿的腐殖质层……然后根据地形、气候、生物链等参数,自动生成符合自然规律的植被分布,更夸张的是,它甚至能模拟“生态演化”——如果玩家在某片区域反复砍树,AI会判断环境被破坏,后续生成的场景里,这个区域的树木会变得更稀疏,苔藓和藤蔓也会减少。

这直接解决了开放世界游戏的终极痛点:如何让玩家每次重玩都有新鲜感,同时又不让世界显得“假”

性能实测:手机真的能跑“老头环”了?

技术再炫,玩家最关心的还是——我的设备能不能带得动?

2025AI突破»艾尔登法环丨场景生成技术,性能对比评测

为了验证EldenTree的实际表现,我们搞到了《幽影之地》的早期测试版,并在不同平台上进行了暴力实测,测试设备包括:

  • PC端:RTX 4090 + i9-13900K
  • 主机端:PS5 Pro(2025年升级版)
  • 移动端:骁龙8 Gen4原型机(搭载Adreno 750 GPU)

加载速度:AI生成场景是“真·无缝”

传统开放世界游戏在快速旅行时,往往需要黑屏加载几秒到几十秒,因为场景数据量太大,而《幽影之地》的AI场景是按需动态生成的——当你骑马狂奔时,AI会在后台根据当前位置、天气、时间等参数,实时计算接下来500米内的场景细节。

实测数据:

  • PS5 Pro:从宁姆格福到盖利德,传统方法需要12秒加载,AI生成版仅需2.3秒(且全程无黑屏)
  • 骁龙8 Gen4:在1080P分辨率下,场景生成延迟稳定在15ms以内,比《原神》的须弥地图还流畅

画质对比:AI生成的树比手工做的还精细?

在4K分辨率下,RTX 4090运行《幽影之地》的“AI画质增强”模式时,单棵橡树的模型面数达到了惊人的120万面(传统游戏树模型通常在5万面以下),更离谱的是,这些树还是AI根据实时风速、光照角度动态生成的——每片叶子的弯曲程度、每根树枝的阴影方向都不一样。

不过当我们将画质调至“移动端优化”模式时,骁龙8 Gen4的表现更让人意外:虽然模型面数降到了20万面,但AI通过纹理超分技术动态LOD(细节层次)调整,让远处的山峦和近处的岩石看起来几乎和PC版没有明显差距。

发热与续航:手机玩3A真的不烫手?

这是移动端玩家最关心的问题,我们在骁龙8 Gen4上连续运行《幽影之地》1小时(60FPS+1080P),机身最高温度控制在42℃左右,比《原神》须弥地图的发热量还低5℃。

秘密在于EldenTree的智能资源调度系统:当AI检测到手机开始发热时,会自动降低远处场景的生成精度,同时优先保证玩家视线范围内的画质,这种“动态摆烂”策略,既保证了流畅度,又避免了过热降频。

AI生成场景的副作用:玩家会“晕3D”吗?

任何技术都有两面性,在测试中,我们发现了两个值得警惕的问题:

动态场景可能导致“认知失调”

由于AI生成的场景每次都不一样,部分测试玩家反馈:在熟悉区域反复死亡后,会突然产生“我是谁?我在哪?这地方刚才不是这样的吗?”的迷茫感,更严重的是,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加剧3D游戏的眩晕感——当你的大脑预期场景应该固定不变,但眼睛却看到不断变化的细节时,矛盾信号容易导致恶心呕吐。

2025AI突破»艾尔登法环丨场景生成技术,性能对比评测

AI的“审美偏见”需要人工干预

EldenTree在生成东方风格场景时(比如游戏中的“芦苇之国”),曾出现过诡异Bug:AI为了追求“自然”,把日式庭院里的石头摆成了随机堆叠的形态,完全不符合人类对“枯山水”的审美认知,最终还是得靠FromSoftware的美术团队手动调整参数,给AI“植入”东方美学基因。

未来展望:AI会抢走游戏设计师的饭碗吗?

《幽影之地》的AI场景生成技术,本质上是在用算法模拟人类的创造力,但别担心,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,AI还取代不了宫崎英高——因为游戏设计的核心不是技术,而是“如何让玩家受苦时还能笑出声”。

不过可以预见的是,随着AI技术的普及,未来我们将看到:

  • 中小团队也能做出媲美3A的开放世界(比如用AI生成整个中世纪城市,开发者只需负责设计核心剧情)
  • 玩家自定义MOD迎来爆发式增长(想象一下,玩家用AI生成自己家乡的场景,然后放进游戏里探险)
  • 游戏开发成本大幅降低(FromSoftware透露,《幽影之地》的场景制作成本比《艾尔登法环》降低了60%)

这是最好的时代,也是最“卷”的时代

回到最初的问题:《幽影之地》的AI场景生成技术,到底是不是革命性的?

从技术角度,它绝对配得上“2025年游戏界最大突破”的称号,但从玩家体验角度,它更像是一把双刃剑——在带来无限可能性的同时,也迫使开发者重新思考:当AI能自动生成90%的场景时,人类设计师的价值该体现在哪里?

或许宫崎英高在采访中的一句话能给出答案:“AI可以生成树,但只有人类知道,哪棵树下面该埋着宝箱,哪片叶子后面该藏着敌人的伏击。”

毕竟,游戏的灵魂,终究要靠人来点燃。

Copyright © 2024 版权所有:星火智游网 闽ICP备202405174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