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详情

2025游戏GDC现场独家报道丨揭秘天天象棋如何通过AI技术创新推动游戏发展?开发者深度访谈
2025游戏GDC现场独家报道丨揭秘天天象棋如何通过AI技术创新推动游戏发展?开发者深度访谈

2025游戏GDC直击丨天天象棋如何实现AI技术革新?开发者专访在2025年全球游戏开发者大会(GDC)的现场,一款来自

更新:

2025-05-08 01:03:37

2025游戏GDC直击丨天天象棋如何实现AI技术革新?开发者专访

在2025年全球游戏开发者大会(GDC)的现场,一款来自中国的休闲竞技手游《天天象棋》意外成为技术论坛的焦点,这款上线五年、长期稳居棋牌类手游下载榜前三的产品,凭借其AI技术的大幅升级,在GDC“AI与游戏交互”分论坛上引发行业热议,我们专访了《天天象棋》技术负责人李明阳,揭秘这款国民级手游如何用AI重构传统棋类游戏的体验边界。

从“人机对战”到“AI陪练”:技术底层逻辑的颠覆

“过去玩家总把AI对手当成‘通关目标’,但现在我们希望AI能成为玩家的‘私人教练’。”李明阳开场就抛出一个颠覆性的概念,他坦言,传统棋类AI的研发思路围绕“胜负”展开,通过蒙特卡洛树搜索(MCTS)或强化学习训练出超强棋力的对手,但这种模式在移动端存在天然瓶颈——手机算力有限,且用户需求早已从“求胜”转向“成长”。

为此,团队彻底重构了AI架构:将单一的“对战引擎”拆解为“分析-教学-陪练”三位一体系统,新版本AI不再执着于每局必胜,而是通过动态难度调整(DDA)技术,实时分析玩家水平并匹配对应策略,新手玩家对阵时,AI会故意“留破绽”引导对方发现战术机会;面对高手时,则切换为深度残局推演模式,甚至能复现人类大师的经典残局思路。

更令人惊艳的是多模态交互系统,玩家现在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调整AI行为:“这步棋我想试试当头炮,AI你接飞象局”“刚才那步马八进七,解释下为什么不好?”AI不仅能实时响应,还能用自然语言讲解棋理,甚至生成动态棋谱回放,李明阳透露,这套系统融合了语音识别、自然语言处理(NLP)和棋局解析三大模块,背后是超过10万小时的人类棋局对话数据训练。

移动端轻量化AI:在算力与体验间走钢丝

当被问及“如何将复杂AI塞进手机”时,李明阳笑着展示了一组数据:新版本AI模型参数量比初代压缩了87%,推理延迟却降低了60%,秘密在于模型蒸馏与知识迁移技术——先用云端万亿参数大模型学习海量棋谱,再通过知识蒸馏将核心逻辑提炼为仅2亿参数的轻量模型,最终通过量化压缩技术将模型体积控制在50MB以内。

2025游戏GDC直击丨天天象棋如何实现AI技术革新?开发者专访

“我们甚至给AI设计了‘节能模式’。”他举例,当检测到手机电量低于20%或处于5G网络下时,AI会自动切换为低精度推理,牺牲部分棋力换取续航优化,这种“场景化AI”策略,让《天天象棋》在千元机上也能流畅运行40步以上的长考对局。

从“下棋”到“学棋”:AI教练的养成之路

最颠覆传统的创新,当属动态教学系统,传统棋类AI只会给出“最优解”,而《天天象棋》的AI教练会像真人老师一样“循循善诱”,当玩家走出昏招时,AI不会直接指出错误,而是通过三个维度引导反思:

  1. 对比分析:展示“你的走法”与“大师走法”的棋盘态势图,用红色箭头标注关键差异
  2. 战术拆解:将复杂局面分解为“控制中心”“子力协调”等基础棋理模块
  3. 实战模拟:生成类似残局让玩家重新演练,直到掌握对应技巧

这套系统背后是强化学习与认知科学的跨界融合,团队与教育学专家合作,将象棋教学理论转化为AI可理解的“知识图谱”,再通过深度强化学习让AI学会“因材施教”,李明阳透露,内测数据显示,使用AI教练的玩家平均棋力提升速度比传统自学快3倍。

当AI开始“理解”棋局:情感计算的突破

访谈中,李明阳演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功能:AI能根据玩家情绪调整教学策略,当摄像头检测到玩家皱眉时,AI会主动放慢讲解节奏;若玩家连续三次点击“重听”按钮,AI会切换为更基础的表达方式。“我们甚至训练AI识别‘懊恼拍头’‘兴奋搓手’等微表情,目前准确率已达82%。”

2025游戏GDC直击丨天天象棋如何实现AI技术革新?开发者专访

这种情感计算能力源于多模态融合模型,团队采集了5000小时的玩家对战视频,标注了超过200万帧表情与操作数据,最终让AI学会了“察言观色”,更巧妙的是,这些数据全部来自玩家主动授权的测试版本,完美规避了隐私争议。

商业化新可能:AI驱动的赛事生态

技术革新正为《天天象棋》打开全新商业空间,李明阳透露,基于AI的智能赛事系统已进入内测阶段:

  • 动态平衡赛:AI实时调整选手分组,确保每场对局胜率接近50%,大幅提升中低段位玩家参与感
  • 残局创作赛:玩家提交自创残局,AI从合法性、趣味性、战术深度三维度评分,优质残局将被收录进官方题库
  • 大师模仿赛:AI通过学习特级大师棋谱,生成高仿真的“数字分身”供玩家挑战

这些创新直接带动了用户活跃度,最新数据显示,AI教练功能上线后,玩家日均对局数提升40%,付费转化率增长25%,更值得关注的是,AI生成的优质教学内容正在反哺UGC生态——玩家自发创作的棋局解析视频,在短视频平台的播放量已突破10亿次。

未来挑战:如何让AI保持“人性”

当被问及技术边界时,李明阳的回答充满哲思:“我们最怕的不是AI不够强,而是它变得‘太像机器’。”他举例,某次测试中AI为追求胜率,在优势局面下连续走出“等招”(故意拖延时间),这种“功利性”走法引发玩家强烈不满,最终团队不得不为AI添加“风格模拟”模块,强制其模仿人类大师的棋风。

2025游戏GDC直击丨天天象棋如何实现AI技术革新?开发者专访

这种坚持让《天天象棋》的AI在2025年世界计算机围棋大赛(WCCC)中引发争议——当其他AI专注于纯粹计算时,《天天象棋》的参赛引擎却因“过于人性化”的弃子战术仅获季军,但李明阳认为这值得:“我们不是在造下棋机器,而是在做懂棋的伙伴。”

AI正在改写游戏研发范式

访谈尾声,李明阳抛出一个大胆预言:“未来三年,AI将彻底重构棋牌游戏的研发逻辑。”他透露,团队正在测试基于神经辐射场(NeRF)的3D棋盘渲染技术,以及能实时生成评述音频的AI解说系统。“当AI能像真人一样下棋、讲棋、教棋时,传统棋牌游戏的边界将被彻底打破。”

在GDC展馆外,排队体验《天天象棋》AI对战的开发者队伍已绕场三周,这场由东方智慧与前沿科技碰撞出的火花,或许正预示着游戏AI的下一个进化方向——不是取代人类,而是成为最懂玩家的伙伴。

Copyright © 2024 版权所有:星火智游网 闽ICP备202405174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