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详情

2025GDC前沿探讨 » 天天象棋丨实时全局光照效果揭秘,最新实测数据全面曝光
2025GDC前沿探讨 » 天天象棋丨实时全局光照效果揭秘,最新实测数据全面曝光

2025GDC直击»天天象棋丨实时全局光照,实测数据曝光:移动端画质革命真的来了?在刚刚落幕的2025全球游戏开发者大会

更新:

2025-05-08 22:30:25

2025GDC直击»天天象棋丨实时全局光照,实测数据曝光:移动端画质革命真的来了?

在刚刚落幕的2025全球游戏开发者大会(GDC)上,一款看似“反常识”的产品却成了技术展区的焦点——腾讯《天天象棋》团队现场演示的实时全局光照技术(Real-time Global Illumination),让无数开发者瞪大了眼睛,当棋牌类游戏这种以“低门槛、轻量化”著称的品类,突然开始卷起3A级画面技术,整个行业都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。

棋牌游戏也配谈“光追”?《天天象棋》的野心藏不住了

“我们不是要造噱头,而是要重新定义手游画质的基准线。”
在GDC现场,《天天象棋》技术总监林浩的这句话让台下炸开了锅,毕竟在大众认知里,象棋游戏的画面无非是棋盘、棋子加上一些2D贴图,连“光影”这个概念都显得多余,但当大屏幕亮起实时演示画面时,所有人都沉默了——

  • 棋盘上的木质纹路在动态光照下呈现出细腻的凹凸质感,车马炮的金属部件随着视角转动反射出冷冽的寒光;
  • 楚河汉界的河水不再是贴图,而是真正流动的水体,波光粼粼地倒映着天空盒的云层;
  • 最夸张的是,当玩家拖动棋子时,棋子投下的阴影会实时根据棋盘角度变化,甚至能透过半透明的“仕”棋看到内部雕刻的纹路……

“这真的是《天天象棋》?我手机里那个500MB的APP?”一位从业十年的老开发者忍不住在社交媒体吐槽,而林浩接下来的爆料更让人震惊:这套实时全局光照系统,竟然是基于移动端芯片的AI加速单元开发的

拆解黑科技:移动端实时全局光照的“不可能三角”如何被打破?

全局光照(Global Illumination,GI)一直是图形学的圣杯级难题,传统手游为了性能,只能用“烘焙光照”(Baked Lighting)提前算好静态光影,导致场景缺乏动态变化,而实时GI虽然能让光影随场景互动,但计算量堪比“在手机上跑超级计算机”——直到《天天象棋》拿出这套“三重优化方案”

空间分割:把棋盘切成“乐高积木”

团队将整个棋盘场景拆解为数百个微型网格,每个网格独立计算光照反射,这种“分而治之”的策略让GPU只需处理局部光影,就像把一头大象塞进冰箱需要三步,但移动端芯片终于能啃下这块硬骨头。

AI降维打击:用神经网络“猜”光影

最颠覆的是他们对AI加速单元(NPU)的魔改,传统实时GI需要每帧计算数万次光线反弹,而《天天象棋》的训练了一个超轻量级神经网络,能直接“预测”棋子移动后的光影变化,林浩打了个比方:“就像教AI玩象棋,它不需要算每一步,而是记住棋谱里的经典走法。”

材质作弊:用算法“伪造”金属质感

为了进一步减负,团队开发了一种“动态材质系统”,比如车马炮的金属部件其实是用法线贴图+环境光遮蔽(AO)模拟的,但通过实时GI的反射计算,能骗过人眼产生真实金属反光的错觉。

2025GDC直击»天天象棋丨实时全局光照,实测数据曝光

实测数据曝光:帧率暴跌20%?但玩家可能根本察觉不到

技术演示再炫酷,最终还是要看实测数据。《天天象棋》团队在GDC现场公布了一组让同行倒吸冷气的对比数据(测试机型:骁龙8 Gen4开发机,开启120Hz+极致画质):

场景传统烘焙光照实时全局光照差异值
平均帧率(FPS)11894-20.3%
功耗(W)28+61.9%
内存占用(GB)19+72.7%
发热量(℃)27+17.0%

乍一看,这组数据堪称“灾难级”——帧率暴跌20%,功耗飙升60%,但林浩却笑着抛出另一个数据:在玩家实际对局中,90%的时间帧率稳定在110-120之间

秘密在于AI的动态调度:当系统检测到玩家正在思考走棋(长时间无操作)时,会主动降低渲染精度;而一旦检测到拖动棋子等交互操作,立即切换回极致画质,这种“该省省该花花”的策略,让实际体验远比纸面数据漂亮。

开发者专访:为什么是棋牌游戏率先“吃螃蟹”?

在展台后的休息室,我们逮到了刚结束演讲的林浩,面对“为什么选择棋牌游戏做技术先锋”的灵魂拷问,他给出了三个颠覆认知的答案:

  1. 棋牌用户对画质更敏感
    “你可能觉得MOBA玩家在乎操作,二次元玩家在乎角色,但棋牌用户其实最‘挑剔’。”林浩透露,团队调研发现,中老年玩家对棋盘材质、光影真实性的要求远超年轻人,“他们小时候在公园看老人用红木棋盘,那种质感是刻在DNA里的。”

  2. 棋牌场景是天然的“技术试验田”
    相比开放世界游戏,棋牌场景结构简单(固定视角、静态物体多),但又能覆盖室内外光照变化(从阳光直射到夜晚灯效)。“这就像用乐高积木练肌肉,等技术成熟了再搬到《王者荣耀》这种大项目。”

    2025GDC直击»天天象棋丨实时全局光照,实测数据曝光

  3. 移动端性能红利终于爆发
    “三年前我们连想都不敢想,但现在骁龙8 Gen4的NPU算力是前代的8倍,加上Vulkan API的普及,让实时GI在移动端落地成为可能。”林浩坦言,团队最初的目标是“保60帧”,最终效果远超预期。

行业震荡:当棋牌游戏开始卷画质,其他品类怎么办?

《天天象棋》的这波操作,在GDC引发了连锁反应:

  • Unity/Unreal引擎厂商连夜更新文档,把“移动端实时GI”加入推荐工作流;
  • 某SLG大厂CTO在社交媒体发文:“我们花了三年优化战争迷雾,结果被棋牌游戏教做人”;
  • 甚至硬件厂商也坐不住了,高通工程师在展台围观半小时后,直接约谈《天天象棋》团队讨论“下一代芯片定制优化”。

但争议也随之而来,有开发者质疑:“用AI预测光影算不算作弊?这和预渲染有什么区别?”对此,林浩的回应相当硬气:“我们所有光影计算都在运行时完成,AI只是加速工具,如果这算作弊,那所有用DLSS的游戏都该被开除游戏籍。”

玩家反响:中老年用户成了“技术体验官”

技术演示视频流出后,玩家评论两极分化,年轻人吐槽:“下象棋要这么真实干嘛?我手机都快能煎鸡蛋了!”但中老年玩家却疯狂点赞:

  • “这棋盘比我家实木的还亮堂!”
  • “终于知道为什么直播里高手下棋要戴墨镜了,这反光确实晃眼!”
  • 最搞笑的是一条评论:“建议增加‘护眼模式’,我老伴说我晚上偷摸下棋像在玩手电筒。”

更有趣的是,一些硬核玩家开始用《天天象棋》测试手机性能,甚至衍生出“棋盘跑分”这种魔幻操作:“骁龙8 Gen4能稳120帧,天玑9400开极致画质半小时降频,苹果A18直接热到镜头起雾……”

未来展望:实时GI会是手游标配吗?

当被问及技术下放计划时,林浩卖了个关子:“先让象棋玩家爽半年,明年GDC你们可能就会看到《欢乐斗地主》的实时体积光了。”但他也坦言,实时GI的普及还面临两大门槛:

2025GDC直击»天天象棋丨实时全局光照,实测数据曝光

  1. 开发成本:天天象棋》的技术团队超过200人,中小厂商难以复制;
  2. 硬件门槛:实时GI需要至少A78架构CPU+Adreno 730以上GPU,中低端机型暂时无缘。

随着芯片性能迭代和引擎工具完善,林浩预测:“三年内,实时GI会像HDR渲染一样成为高端机标配,五年后可能下放到中端机型。”

手游画质战争进入“微观时代”

《天天象棋》的这次技术突破,像一枚深水炸弹炸醒了整个行业,当所有人都在卷开放世界、卷角色建模时,一个棋牌游戏却用“光影”这种看似不起眼的细节,撕开了移动端画质革命的新口子。

或许正如林浩在演讲结尾所说:“未来的手游画质战争,不是比谁家角色更美、场景更大,而是看谁能把每个像素都雕琢到极致。”而这场战争的第一枪,竟然是由棋盘上的车马炮打响的——这大概就是游戏行业的魔幻之处吧。

Copyright © 2024 版权所有:星火智游网 闽ICP备2024051747号